以下比較是基於我租在台北大安區、英國倫敦 zone 3 區和德國一個靠近慕尼黑的小鎮 Augsburg 為基準去比較的,價格是都已經換算成台幣的了。
沒有要比較哪個國家比較好,只是想記錄下所見所聞而已。
一、飲食
台灣
食物超級好吃又多樣化,這應該不用多提了,手搖杯店也多到快跟便利商店一樣多。
但原來外送不能買酒我有點驚訝,因為英國酒可以外送,只是領的時候要檢查身分證,不過話說回來台灣便利商店很多又開 24 小時這點就還好。
台灣真的超級多咖啡廳,且提供很舒適的工作環境,有充足的插座、高速 wifi,還有各式甜鹹食咖啡茶,從早上待到晚上都沒問題。
台灣的飲用水是要煮過才能喝,而英國和德國的都是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了,但要喝熱水就還是要另外煮。
內湖 Miacucina 的胡蘿蔔蛋糕真的好吃,直到我搬離開內湖都還是念念不忘跑回去吃,而且品質很穩定,不會發生這次去好吃,下次去不好吃的情形。
英國
這邊要嚴正澄清一下,英國有超多手搖杯店! 包括 T4、Ding Tea、一芳、霜江茶行、珍煮丹、 COCO、日出茶太、 幸福堂等等等,已經到隨便轉彎都可以買到手搖杯的地步了,還一間一間越開越多;對我來說是超幸福啦💗
喝起來還蠻好喝的,比較不像德國的手搖杯奶茶會加一堆水,有可能很多是是中國人或台灣人經營的關係。
然後麥當勞好難吃,還以為這種制式烹調的餐點會至少是好吃的,牛肉吉士堡肉煎到硬硬乾乾的,然後還要熱不熱的,還好可樂喝起來是可樂味,薯條就是極致失望了,我懷念台灣的去鹽薯條。
平衡報導一下,後來點別的分店的外送,吃起來就蠻正常的了。
對焦都對到可樂上了,沒關係反正漢堡也不好吃
Carrot cake 賣像很好但實際上吃起來蛋糕體過乾,可以吃到很明顯的蘿蔔渣。糖霜過甜過硬,和蛋糕吃起來非常不搭,好像兩個單獨的個體,理想中應該是綿綿密密的。蛋糕吃不到一半我就塞不下去了,放棄。
超市還有賣很神奇便宜的壽司。不論這個的話,英國好吃的日式料理店還不少,還有些之前在台灣或日本沒吃過的餐點,如 crunch fried prawn、prawn tempura + avocado 很好吃。
這個是什麼啊...
Beetroot tarte tatin, goats cheese, pear & walnuts (照片是網路上抓的)
不能說英國都沒有好吃的食物,這個在餐廳吃到的非常好吃,甜菜根塔上面鋪梨子搭配熱熱的起司,還有核果,有機會想要再吃一次。
Gordon ramsay 的招牌菜威靈頓牛排真的非常好吃!
肉餡羊肚 (haggis) 或稱羊肚雜碎布丁,是一道傳統的蘇格蘭菜 (左上角黑黑那個) 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好吃!!
Hebridean blue & honeycomb & candied walnuts
我本來不欣賞藍起司的風味,但這個餅乾上放上藍起司 + 蜂巢 + 琥珀核桃列入我人生前十必吃!!!!!
英國咖啡廳很早開比如 6, 7 點開的,但也很早關 4 點半到 5 點之類,但餐點提供就沒有台灣那麼多,常常會有酒,或是時間到直接轉型成 bar。
但和德國相比,英國的中式、日式、泰式餐廳就比在德國的好吃多了,意外的很驚艷。
德國我覺得不論在鹹食或是甜食上都蠻優秀的,像是 Eisbein (水煮豬腳) 真的好好吃,還有 Currywurst (咖哩香腸), apfelstrudel (蘋果捲) 等;亂買踩雷的機率不高。Eisbein 比炸的豬腳好吃很多,比較符合台灣人口味,而且還大到吃不完。
Apfelstrudel 大概是德國甜點中最讓我最念念不忘的,熱騰騰的蘋果捲配上鮮奶油超級好吃。
Currywurst 我覺得比一般的香腸好吃多了,一般香腸都好鹹。
但德國還是有些神奇的食物,像是這個 Germknödel (Yeast dumplings),
真的是超超超超超超級甜,比手搖杯的多糖還要甜。
還有它們醬料也都加超多的,這是路邊攤買的薯條,然後我就看店員狠狠的壓了好幾次醬料的壓頭。
我德國學伴說不要吃德國人開的日本餐廳,因為那都是德國人想像中的日式風味;吃過兩次的確都沒有很好吃,握壽司還溫溫的...後來就沒有再嘗試其他家了。
Mandarinen schoko kuchen (巧克力橘子蛋糕?) 賣像不佳很像發霉或是嘔吐物但蠻好吃的,回購好幾次。
還有熱咖啡販賣機,付款後會掉下一個杯子,然後開始倒下熱咖啡;反而沒有看到像台灣有保溫機裡面放罐裝咖啡、豆漿、巧克力等等。
德國餐廳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文化,服務生是固定負責某幾桌的,互相不會干涉。有一次是點餐先結帳,但是我們沒有給小費,結果餐點來的超級超級超級慢,我們叫負責我們的服務生他也略過我們,後來跟旁邊的德國人聊天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給小費,對方不開心。
二、物價
台灣
令我意外的是物價比英國還要貴。
這邊有個網站 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Between United Kingdom and Taiwan 可以比較台灣和英國的物價、房價、餐廳等,甚至詳細到一杯咖啡多少錢也可以看到。他還有可進階可以比較城市,你也可以選其他你想比較的國家。
英國
一公斤雞腿 50 塊,麵包 18 元左右就可以買到,牛奶一公升也是才 30 塊。在英國不吃餐廳,自己煮的話可以吃超飽。
大部份雜貨也不太貴。
據說英國人覺得吃雞腿有骨頭很麻煩,所以雞腿特別便宜。
牛奶一公升才大概 30 元左右。
Blueberry pie, Apple turnover, egg tart 這樣才台幣 60 左右
兩瓶 300 ml 就要 800 多,在台灣都可以買到大瓶的了。
德國
酒比水便宜,買不起水喝的時候就買酒;還有毛巾莫名的貴。
小小一條毛巾要 300 元,還很薄不吸水。
德國有一種高麗菜 (Weisskohl),幾乎每個人去德國念書或工作都踩過雷,那是看起來很像台灣高麗菜實際上根本是塑膠片偽裝的產物,煮了兩小時還不會爛,
然後看起來會稍微反光,吃起來就像塑膠片!
後來才知道要吃到像台灣的高麗菜要買 Spitzkohl。
三、租屋
台灣 - 台北
住市中心,一萬九坪套房,包水不包電沒電梯。
英國 - London
住非市中心,距離市中心約 30 分鐘聽起來不遠但也已經到 zone 3 了,兩萬雅房,包水包電不包稅 (房東沒報),沒電梯,有廚房浴室等共用設備,這還是降價過的;市中心就更貴了。
德國 - Augsburg
住靠近市中心和學校,一萬左右套房還有小廚房,有電梯,有聯誼廳烤箱等,洗衣烘衣機要另外付費。但有可能因為跟學校配合的關係,價錢才比較低。
四、交通
台灣
捷運每個站都有廁所可以使用,且都有電梯可以搭,車廂有空調乾淨明亮又舒適;進站後禁止飲食,雖然連水也不能喝覺得有點嚴厲,不過就是因為如此才這麼乾淨吧。
公車站點不少班數也不少,一樣有空調,雖然一樣不能飲食,坐起來舒適和穩定度 > 英國公車。
路上交通則是危險到無法一言以蔽之,每次過一個紅綠燈都是活著的僥倖。
英國
地鐵 (underground,類似台灣捷運) 歷史悠久,絕大部份列車沒空調也沒網路訊號,夏天時很痛苦,特別是之前強制要戴口罩時;燈還會一閃一閃,車廂很老舊,開車聲音很大聲。
大部分車站是沒廁所的,除了大站比如 king's cross;而且電車門關上是沒有自動感應的,所以有時候會看到有人衝進來後被車門夾住,要硬扯才能通過,還蠻危險的。
有的站有支援電梯,但是只支援一半,一半路程還是要爬樓梯,一個人拖行李箱會很累。另外上次要搭電梯時警報突然一直響,結果員工跑過來說有時候風太大系統就會以為電梯故障然後就開始響警報,要手動關掉,然後他關掉後又一陣風吹過來,警報馬上又開始響...
有新的站點伊莉莎白線開始支援空調,但網路訊號似乎還是沒有很好,但是非常新穎設計先進,很不像一般的地鐵站;而政府也在致力於讓所有地鐵時都有空調和網路訊號。
地鐵上可以吃東西,所以有時候可以看到吃完的食物丟在座位上,或是看完的報紙扔在一旁。
曾經看過清掃人員打掃非常隨便,據報導英國地鐵上可以找到 121 種細菌或黴菌,其中包括 9 種所謂的超級細菌 (鮑氏不動桿菌、大腸桿菌跟克雷伯氏肺炎菌,這些細菌會引發肺炎、敗血症、腦膜炎、泌尿系統感染等)。
看看這張經典的 gif
地鐵交通費很不便宜,但比起 uber 算是便宜多了,有時候同樣旅程,搭地鐵只要 3 鎊,搭 uber 會要到 20 鎊。
有時候有的站會因為附近的球場辦比賽,那站地鐵就不會停,可是你從反側再搭回去,可能就會停了,我猜是因為人潮多少的關係。
因為附近相關道路也會封起來,就算搭 uber 也可能最後一段路要靠雙腳走回家。
有些線的車廂比較新,就比較沒有看到前面那樣的狀況
行人任意穿越馬路的行為大膽到我以為英國沒有斑馬線或紅綠燈這種概念,然後車子好像都習慣了,完全不會叭人,明明是汽車綠燈還停下來等行人走過去;如果台灣是人 > 車,英國就是 人 >>>>>>>>>>>> 車。
球賽的時候人還會像洪水氾濫一樣直接走在車道上,但沒有半輛車按喇叭,有時候我會覺得開車的人好可憐...
這個是 LNER 的車廂,跟台灣和德國相比真的不算太舒適,座椅不能調整。
英國火車全名英國國鐵 British Railways,是由 24 家民營鐵路公司共同組成,不同鐵路公司經營不同的路線,但服務都整合在英國國鐵的官網,也有各自的網站。不知道為什麼買一張票要給我這麼多張卡,左上是收據、右上是車票、左下是付款訊息、右下是你可以搭乘的班次。
英國火車跟德國不一樣,不是買票時就已經知道月台,一公佈後,全部的人就會開始以高速走向月台,因此常常在車站可以看到一大群人站著時不時盯著電子看板。
--
著名的雙層公車搭起來沒有看起來舒適,很晃而且天花板很低,常常不小心撞到天花板;跟地鐵一樣沒有空調,有時候夏天連窗戶都不開搭起來真的很痛苦...
--
英國 uber 很難叫,不比我之前在台北叫車,出夠高價就能叫到車
有一次我在 London Oxford street 叫車,半小時路程預估 16 鎊,
> 8 分鐘後到 > 等 2 分鐘後被取消 > 尋找新司機
> 7 分鐘後到 > 等 4 分鐘被取消 > 尋找新司機
> 8 分鐘後到 > 剩 2 分鐘被取消
而且倫敦叫車有個特色,本來半小時的路程會變...還是半小時,
除了貴以外時間還不會縮短,不如乖乖搭地鐵或是公車。
而且英國 Google map 的估測時間根本是假的,你要自行再加上 20 分鐘左右,
導致我這個通常都提前到的人在這裡常常遲到,我開始懷念台灣的 Google map 了。
德國
路上輕軌 (tram,類似台灣捷運) 乾淨安靜,幾乎遍布整個城市,到哪裡都很方便,在路上看不到什麼汽車和機車。路人很守交通規矩。
市中心各種路上輕軌的轉運站
鐵軌深入到市區內部,省下不少交通的時間。
車廂內部很乾淨。
佈滿雪的鐵軌特別漂亮。
德國火車其實沒有傳聞中超準時,我也是曾經等過延遲兩小時的。
而且德國火車要換車時有時候月台相隔很遠,又可能只給你五分鐘換車,就得努力的跑過去,有時候還會不知道應該往哪跑,所以如果能在網路上先查好是最安全的。
然後他們超級愛查票的,逃票代價很高,所以不要想偷渡。
如果包廂是沒有人預定的,就可以進去坐,可以把座椅攤平當床來睡。
包廂還可以控制音樂、燈光、溫度,還可以把窗簾拉起來,非常舒適!!!!
經過 Kissing 站。
讓我想到之前 Reddit 上的圖😆
但不管是路上輕軌還是火車,開關門鈕都要自己按喔喔喔,不然是不會自動打開的!
五、廁所
台灣
廁所落差蠻大的,像是捷運或是百貨公司的廁所都很整潔,但若是夜市或是店家的廁所則品質參差不齊。
英國
廁所好像比較少,至少遍布點最多的地鐵站沒廁所,百貨公司廁所不用付錢真是令我意外,有些公共廁所一樣是要付錢才能使用。而且有點可愛是,有的地方疫情期間連廁所都要保持 social distance,只能隔一間使用。
他們室外的流動廁所 (For man only) 是長這樣,你會看到一堆男生繞著這個成一個圈圈上廁所,很有趣也很臭。
而殘障廁所不像台灣對所有人都是開放的,英國有所謂的 radar key,要拿殘障證明申請才能拿到開殘障廁所的鑰匙。(但我後來看到很多殘障廁所都沒有鎖。)
德國
車站、百貨公司都有廁所,而且都要付錢,只是金額不等,如果比較偏郊有時候沒強制付,看你高興給小費即可;餐廳的廁所也要付錢,而且為了避免有客人不付錢只進去用廁所,有時候消費完才會拿到進廁所的密碼;有些地方廁所的收據可以到餐廳折抵消費。
但必須說廁所真的超級乾淨,打掃人員幾乎是每一個人上完就清一次。
這是廁所喔,有時候我會想說萬一有人很急還要投錢過閘欄,真的來得及嗎...
而不同的廁所有時候閘門也長得不一樣
殘障廁所跟英國一樣,歐洲國家有所謂的 Euro key,一樣是要拿殘障證明申請才能拿到鑰匙。
-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